當我們把空氣吸入肺部,呼出的空氣經過氣管並震動聲帶,便能發聲。圖為正常的聲帶,邊緣平滑。
不良的發聲習慣,以致聲帶大力拍動,容易長出小結節或瘜肉。圖中的聲帶邊緣,已長出小結節,說話時便會聲沙。
大喊大叫--×
大力咳嗽--×
清喉嚨--×
多喝水--ˊ

【明報專訊】女主管為免被人看輕,訓導主任為了彰顯權威,都刻意把嬌柔的聲線壓沉。

常要在空曠地方說話的人,以為壓低聲線可傳得更遠。

幼稚園教師為了拉近與小朋友的距離,常把聲線提高。

「起立、敬禮、坐下。」小學班長每節課只懂用力喊。

以上其實都是不正確運用聲線的例子,長期這樣,不單會聲沙,日久更有機會長出瘜肉。預防之道,在適當「用聲」。

言語治療師秦蓁及任君慧均指出,不正確運用聲線導致聲音沙啞,大有人在。不良的發聲習慣,如經常刻意壓低或抬高聲線,或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經常「清喉嚨」,都是原因,當事人可以透過學習運用聲線改善。聲帶若長出瘜肉,可考慮接受手術切除。然而,若不學習正確運用聲線方法,就算把瘜肉切除,也會再長出來,故此,學習護聲之道,是改善甚至避免問題出現的根本﹕

1. 腹腔呼吸 發聲響亮

大叫大喊,不但不能發出響亮的聲音,還會令與聲帶相連的喉部肌肉疲勞。適當的發聲方法,首重呼吸﹕以腹腔——非胸腔——呼吸,這樣吸氣才會吸得深,把句子一口氣說完。說話時,口部與鼻子的範圍有共鳴震動,聲音自然響亮,喉部也不易疲勞。

2. 不良習慣 聲帶變厚

經常「清喉嚨」、拼命咳嗽、低語(whispering)等不良習慣,都會使聲帶大力或不正常地拍動,容易變厚,甚至長瘜肉。尤其是「清喉嚨」,並不能把喉頭的痰咳出,試試喝一大口水,或可有助分泌物落入食道。

3. 大聲說話 損害聲帶

麻將耍樂時或在卡拉OK房內,環境嘈吵,說話自然要大聲,用更多力氣,但經常這樣,會傷害聲帶,應盡量避免。

4. 刺激食物 盡量少吃

一般來說,煎炸、辛辣、極甜或極鹹的食物、咖啡或濃茶等飲料,以及極熱或極冰凍的東西,都不利聲帶。此外,勿忘記有些食物正是「你的靈丹,我的毒藥」,像蜜糖水,有些人喝後,覺得它潤喉,有些人卻覺得它「封喉」。遇上不適合的食物,便要少吃。還有,不吸煙也是護聲方法之一。

5. 胃酸倒流 可致聲沙

消夜後不久便睡覺,對有胃酸倒流傾向的人來說,胃酸可能上湧至聲帶,以致令聲帶受損而聲沙。避免吃消夜,可減少胃酸倒流影響聲帶的情發生。

6. 多喝開水 維持靚聲

喉部需要滋潤,多喝水能使咽喉具一定的濕度,維持一把「靚聲」。

7. 運動減壓 放鬆肌肉

長期處於壓力下,聲帶也會受牽連,附近的肌肉亦不能放鬆,難免聲沙。找一些適合自己的鬆弛方法,例如運動或冥想,讓整個人放鬆,有助聲帶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長期聲沙,加上喉部疼痛,說話吃力,可能是喉癌的先兆。情持續3個月的話,應找醫生檢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g I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