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欲望只是能量反應,是一股能量希望湧出來,平衡自己內外身心不協調的自然反應,有其正面意義. 最謙虛的人也有慾望. 和尚有和尚的慾望,貪心者有貪心者的慾望,神識人員也有他們的慾望,這並不是問題. 欲望是取受,愛是施予. 問題在,當欲望強過愛時,妳會嘗試說服自己,維護自己,掩飾和自辯,欲望的能量便會變得負面,影響自己和他人.
處理慾望,我們需要承擔,說承擔,需要成熟穩定的人格. 我們沒有否定望的必要,正面運用欲望能量,妳會變得更積極和富創造力. 其相反可以很毀滅性,這點妳是知道的.
對,欲望只是能量反應,是一股能量希望湧出來,平衡自己內外身心不協調的自然反應,有其正面意義. 最謙虛的人也有慾望. 和尚有和尚的慾望,貪心者有貪心者的慾望,神識人員也有他們的慾望,這並不是問題. 欲望是取受,愛是施予. 問題在,當欲望強過愛時,妳會嘗試說服自己,維護自己,掩飾和自辯,欲望的能量便會變得負面,影響自己和他人.
處理慾望,我們需要承擔,說承擔,需要成熟穩定的人格. 我們沒有否定望的必要,正面運用欲望能量,妳會變得更積極和富創造力. 其相反可以很毀滅性,這點妳是知道的.
要求和愛人一起同步走可以是很美麗的戀愛路,同樣也可以是壓迫性甚至強求的結果. 對方總是比妳懶散慢幾拍,妳可能選錯了對象,但關鍵是世上沒有完美和正確的愛情人選. 你得在過程中調校自己的步伐. 不能強求對方能不能和妳同步,甚至是,對方到底是否沒有開步,妳是否永遠是走在前的那一個也是疑問.
我們的判斷永遠是主觀的,我們走得累,能量不夠時,自然覺得身旁的人沒有走得像妳那麼快,讓妳感到孤獨,覺得他沒有努力,他在落後,他不重視妳. 事實卻可能是妳走得過急,或者走錯方向,所以大家都在分叉路上.
其實愛沒有標準,單憑感覺可以算是「愛」,但不夠深刻,容易動搖; 抱有深刻感覺也可算是「愛」,卻未必感到安全,總有憂患. 原來還有更大的愛,那是對生命的信念和平靜.
一般人的愛是要投入、付出,須要時間和耐性. 超然的愛可以超越時間,但不是這裡討論的範圍,因為我們還沒有力領會. 愛是當大家相處很久,懂得互相體諒和付出後,才會孕育出來的果實,在此以前的都談不上是愛,那只是感情上、性別上、肉體上的慾念或磨合的過程而已,甚至可以說是自我的產品,是我們借另一個人滿足自己被接受、認同和奉承的感覺. 再深入的愛,就不只在自我的層次,那是更遠的天空.
壓抑情感,無法表達情感的人容易患心理病,因為情感是人與生俱來需要轉化的能量,就像做夢一樣,具有釋放,補給和創造的功能,是人天然的排毒補身機制,平衡生理和心理. 表達情感有很多方法:語言,音樂,文字,舞蹈,圖畫,擁抱...... 讓自己和別人彼此交感溝通,增進了解,建立信任和愛. 日常生活太缺乏情感慰藉的元素,所以我們渴求表達自己,也渴求看到對方動情的表達,引證生命還有衝擊心靈的動力,還有超越性的可能. 無法表達的情感會導玫內在失調,情感便秘. 別收蔵自己,也別怕輸掉面子. 表達但求知音,也是藝術,要有適當的方法和處境. 能遇上渴求向他表達的對象是有福的,但也要顧及對方感受,別過份沉溺,令人感到壓力和不安.
人有信仰的需要,也應有信仰的自由,因為人希望提升靈性,讓生命更具意義和滿足. 當然,靈性提升不一定透過信仰. 信仰是個人選擇,信奉哪個神也是緣份. 因為痛苦才去信神,是低層次的信仰,雖然也不壞,不過小心誤入迷信,跟求籤,問卜沒分別.
有了信仰不等於不再痛苦,反之,那是學習接受痛苦,轉化為愛(正面能量)的過程. 只在意壓抑欲望,歪念和情緒的話,你將無法馴服自我,最終不會得到解脫,你會在諸多壓抑下失去人性. 你只能接受所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東西,包括欲望,惰性,軟弱,貪念. 人要在全然接受自己後,才能放下執著,轉化能量提升自己. 不然,你只能抱著恐慌和焦慮去信神,助長心魔. 別搞錯,消滅心魔不是神的工作,而是人的責任. 覺知,接受,放下,提升,為自己的行為,想法和感覺(情緒)負責任.
他們有些信佛,有些信基督,有些信其他宗教,共通處是:他們明白愛入口和出口都是心,能量正面,明白信仰不是迷信或者轉嫁責任的手段,而是學習放下執著和面子,下放自我,觀照和管理內心正邪兩面的能量,毋須否定,不落縱慾. 平靜自會慢慢滲入心坎,堅定不移. 靠硬銷信仰很膚淺,他們的心可能比其他人更亂更壓抑.
開放的信仰,是不會強加自己的想法和信仰在別人身上,不把宗教掛在咀邊,而是身體力行,低調優雅,心定神閒,眼睛會發亮,感染力很強. 所謂見證或修行,能在這些人身上瞥見. 平和,微笑,會介紹你聽怡人的音樂,看發人深省的書,甚至不葚麼,帶你到山間走一趟,流汗就是聖洗,救贖我們過份緊張壓抑的靈魂. 他們都是優秀的情緒治療師.
人為何特別喜歡傷口,老是執著舊傷痛呢? 原來人都害怕孤獨,經常希望證實自己的存在價值,吸引人關注,覺得平平淡淡的活著,不算有生命意義,期望發生特別難忘的印記,讓平凡的自己看來獨特一點,添一點重量.
傷口的特性正中下懷,因為傷口有疤痕,能時刻讓你看見,提醒你曾經滄海,飽歷風霜,替你的人生刻上深度. 於是,你捨不得治愈傷口. 感情創傷方便你去製造一個非凡的身份認同,就是那種'我經歷過你未經歷過的痛,所以你不明白我'.
情感受傷害,家庭矛盾沒解決,工作得不到平衡,容易讓你陷入自憐傾向,覺得自己好累,沒人理解,活得真慘沒出路,不是沒試過自救,就是欠運氣,永遠是人家求醫會得救,輪到自己就沒效果.
這是典型的悲觀負面心理,總覺得自己不行. 你不明白我,因為你比我幸運,沒受過我的苦. 對,因為這是你的苦,抱住它你就是天下最孤獨的可憐人. 你甚至會合理化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為邏輯在你腦袋裡,沒有溝通的餘地.
這問題反映我們真的活得很失敗. 自愛是生命最基本的原動力,像吃飯,呼吸一樣自然和重要,偏偏我們卻失去自愛的本能,經常自虐危害自己. 不要從理解去自愛,當你明白自愛是甚麼時,你就以為自己己經自愛了,這是天大的思想陷阱,可惜絕大部分人都選擇這樣自欺欺人,甚麼都沒改變過.
自愛不是想法,而是最具體,踏實不過的作息活動. 遇上不幸和苦痛,你得先做這個,才算真正有誠意和決心自愛: 放下一切,狠心將未解決的所有問題擱在旁,先強壯身體,不問理由. 不要說服自己問題未解決,生存也沒意思. 沒有生命,其他一切都只是想法,連信念和意志也無力建立,包括愛情,親情. 沒有健康的身體, 不可能有精力和智慧看穿問題.
所謂最愛,不過是失而復得,不想錯失的感情假設. 不忍心做罪人拋棄新男友,才是她現在的困局. 每個人都不想被拋棄,也不願意先拋棄別人當罪人. 偏偏,愛情路上到處是孤兒,孤兒長大後,都立心想做天下最負責任,最愛孩子的父母,因為曾經痛過,知道痛之苦.
可是,愛情是殘酷和自私的,你好想忠心耿耿去愛一個人,最終就是被拋棄,或者你狠心拋棄人. 愛情裡沒有純潔無罪的聖人,因為我們都只不過是滿身慾望和限制的凡人.
長大後自然冷感不懂愛,卻明白重建愛才是出路,可是發現早已失去愛的本能,血脈之間隔著一段受傷的歷史,像失戀後被註銷戀愛能力一樣無助.
為彌補轉移渴望建立新家庭,新親情,誤解為愛情. 可惜傷殘的感情細胞不能重生,胡亂找個依傍對象戀愛和結婚,重複延續家庭悲劇的歷史.
簡單而言,自愛是愛到放下自我的境界,對自己不離不棄.
很少人能真正自愛,因為無法放下自我的執著,又容不下別人,無法做到豁達,從容.
男人不自覺貪性,女人不自覺貪情,結困發明了愛情. 女人以為可以在男人身上得到愛,男人以為在女人身上得到性. 結困男人贏了,因為得到性遠比得到愛容易. 不是因為男人太隨便,而是因為愛是很高質素的心靈進化,要求得到愛,是女人比男人 '文明' 的結果. 男人還沒有超越被生殖器官操控,還停留在與爬蟲動物等同的原始生理機能上,食色性也,簡單直接的生存需要. 女人因天生肩負生育和撫育的責任,早已發展愛的本能,方便孕育和承擔,生命不全然為自己. 於是,女人需要補充很多愛.
當面前有很多選擇時,女人跟男人一樣花心,一樣無法忠於一個男人,永遠在愛上得不到徹底的滿足,總覺得男人有更愛她的方式.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覺自己身邊的許多人與朋友都活在過去或未來中。
一部份的人他們日日在追憶中生活,為生命中某個階段曾擁有的幸福,如今已成過去而悲嘆!為過去崎嶇的際遇而忿忿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