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忙碌的香港人都有腸胃病及消化不良的經驗,更有些人是從不喜歡吃生
果的。以香港人的大魚大肉的飲食習慣,屬酸性體質的人實在不少,我自己也不例外,
每餐也必須吃肉類才有飽肚的感覺。

 曾經跟隨佛堂一連兩天去內地拜神,一日三餐都吃素,令我苦不

 堪言。我喜好的魚、蝦、蟹及牛肉也屬高酸性食物,雖然蝦、蟹等甲殼類食物
可用油炸,從而降低酸性,但蝦、蟹本身含極活躍的磷酸,加上我喜歡以最能保留鮮味
的白灼烹調方法 ,因此蝦、蟹會保留一定的磷酸。
 雖然如此,要我犧牲口福又實在捨不得。在飲食上我最大的弱點是少吃蔬果,因此每
次測試尿液也呈PH5,是過酸的現象。

 兩個月前有朋友介紹一種名為螺旋藻(spirulina)的健康食品給我,並說於
餐後進食可有助消化,而且能清除體內毒素。螺旋藻最吸引我的是它本身是強鹼性物
質,對改善酸性體質有極大幫助。進食螺旋藻期間,我的尿液酸鹼測試結果是PH7-8之
間,屬鹼性,可算是最理想的PH值,因太酸或太鹼也不是好現象。

 服食螺旋藻期間,最大的意外收穫是不容易長暗瘡。初進食時我剛到美國,因
每次乘坐長途飛機我也不能入睡,所以到步後就因熬夜而誘發暗瘡。雖然那次面上也有
出現一兩粒疙瘩(暗瘡初期的徵兆),但幸好未有發炎,沒有機會形成暗瘡,所以我並
沒有理會它,過了一兩天,那些疙瘩就自動消失了。我相信是由於螺旋藻令體內鹼性
化,使血液呈鹼性,皮膚因而偏向弱酸性,所以皮膚抑制細菌的能力增強。及後,我刻
意進食不少pizza、朱古力奶、橄欖油麵飽、雪糕、龍蝦、牛扒等燥熱和容易長暗瘡的
食物,面上也多次冒出疙瘩,但並未有形成暗瘡,直至完成五星期美國之旅的最後一
天,終於捱出了一顆討厭的暗瘡。我常把自己作白老鼠(實驗品),姊妹們,可想而知
美容專家之名真的得來不易呢!

 甚麼是螺旋藻(spirulina)

 請別誤會,螺旋藻並非是針對暗瘡的保健食品。經我四出明查暗訪下,發現它
來大有來頭。螺旋藻被聯合國糧食品與農業組織稱為二十一世紀人類最理想的天然保
健食品,世界衛生組識稱它為二十一世紀的最佳保健食品,更被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
認定為最佳蛋白質來源。

 螺旋藻其實是一種生長在鹼性鹽湖的藍綠藻植物,祖家在非洲、墨西哥等熱帶
高溫地方。地球上藻類有25000種之多,其中藍藻類是35億年前在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
物,而螺旋藻就是籃藻的一種。由於它是生長於水中的微小生物,在顯微鏡下可見其螺
旋絲狀形態,因而得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g I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