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瑜伽(yoga,又譯瑜珈),原為梵文的YUJ,意思就是一種稱為「軛」的工具,用於駕馭牛馬。由此字根延伸出瑜伽的意義是連結、結合、控制、穩定、和諧、統一、平衡等。瑜伽源於古印度文化,是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中的一系,探尋梵我一如的道理與方法。而現代人所稱的瑜伽則是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養心方法,包括調身的體位法、調息的呼吸法、調心的冥想法等,以達至身心的合一。

起源

瑜伽已有數千年的歷史,Yoga在梵文的意思是合一、相應,唯一的經典是根源自公元前兩百年的著名瑜伽行者(YOGI)帕壇伽利(音譯)所著的《瑜伽經》(瑜伽的重要理論著作)。嚴格來說,瑜伽是一種身心鍛鍊的統稱,好比中國講返本歸源、導引等等,瑜珈在印度也是一個身心修練的通泛名詞。有一段時期進行各種身心修練的人不管任何派別,都被尊稱為瑜珈士(Yogi,女性為Yogini)。

古印度的宗教哲學派別林立,不過有兩本著作被大多數印度人尊為經典,一是「奧義書」,二為「博伽梵歌」,古印度婆羅門教提倡「梵我一如」理論,由於印度教的普及,加上另一位有名的瑜珈祖師同時也是印度教祖師商卡拉的影響,這兩本書也被往後大多數的瑜珈士奉為經典。瑜伽術本是一種身心修持術,與宗教無關,也可以說古印度任何宗教都採用。它的最高目的是實現人的一切可能,從精神(小我)與自然(梵,大我,最高意識)的合一(即「梵我一如」),一直到成佛成仙,或者其他教派所說的最高目的,瑜珈術都是被認可的途徑之一。

印度古語有雲:世上有兩種超越太陽軌道(獲得永恆)的方式:1.在瑜伽中離棄世間;2.在戰場上委棄身體。 這其實與中國傳統價值觀有所契合,例如道教的「功德成神」說,與儒家的「忠烈祠」信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g I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