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科學家在南極崩塌的冰棚下,發現新物種,包括十二腳海星、新種甲殼類等珍奇生物。

日本傳媒報道,由德國、澳洲等專家所組成的南極調查小組昨天表示,因氣溫上升導致崩塌的南極拉森(Laesen B)冰棚底下的海域,今年一月發現到有十二腳海星、新種甲殼類等珍奇生物,專家憂心地球溫室效應可能為帶給南極周邊的海洋生態重大的影響。

日本共同通信社、產經新聞等今天引述由德、澳等國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二十五日公布到南極研究的結果指出,近年來因氣候暖化導致崩裂且大量消失的拉森冰棚所覆蓋的海域內,最近發現到有十二腳海星、深海魚、新種甲殼類等珍奇生物。

由於大規模的冰棚崩毀導致海域敞開,這次是首度針對拉森冰棚底下的生態進行大型研究,揭開了幾乎不為人知的冰海生態。

研究人員表示,拉森冰棚大規模消失才經過五至十二年而已,但原本在深海才可找到的生物已游上淺層海域,顯示棚冰崩裂帶給南極生態的影響已超乎想像,地球溫室效應若再加劇,棚冰崩裂的範圍將擴大,也將帶給南極周邊的海洋生態更嚴重的打擊。

這項研究是聯合國等組織所策劃的為期十年的海洋生物調查計畫之一環,來自十四國的研究人員搭乘德國的觀測船於今年一月到南極調查,結果發現到冰棚覆蓋下的海域內,許多原本生存在深海的生物如海鞘、冰魚、長腳海星等卻存在於淺層海域。研究人員採集的一千多種生物當中,也發現到體型長約十公分大蝦等至少三十種新種生物。

產經新聞引述國際研究「南極海洋生物調查計畫」麥可舒達特博士的話指出,棚冰崩裂使得強光照射入海,產生大量植物浮游生物,生態也因而起變化,如果溫室效應加劇的話,南極生態將受到更大的影響。

冰棚是南極大陸上推擠出的冰塊延伸至海上,呈現台地狀的冰,南極半島周邊在一九七四年以後出現一萬三千五百平方公里的冰棚崩裂,接近南美智利、阿根廷的拉森冰棚亦是其中一部份,這個冰棚約從十年前起陸續崩裂,其周邊氣溫與一九四零年代相比,已上升約二點五度,專家認為冰棚的消失是導致大規模海面上升的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g I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