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李耀全(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牧事工部副主任)
陳玊麟博士(精神科醫生)
麥基恩醫生(資深精神科醫生)
不少基督徒都承認,假如他們靈性不好,心情也會低落。另一方面,若信徒遇上種種生活的挫折和挑戰,令情緒不穩和波動,他的靈性也會受影響。因此靈性與情緒是互動且息息相關的。其實這不單是基督徒的經驗,也是眾人的經歷,因為從廣義來看,「靈性」是人內在的生命、是人性的核心。基督徒相信人是「有靈的活人」,因為他是以神的形象造成的,因此有神性的一面,與其他動物有別。人與人可以心靈相通,人亦會追求靈界的事物,尋找人生的意義,所以靈性是人類的特徵,人亦會經歷靈性與情緒間的衝突
情緒能激發人的美善
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曾說:「情緒是世界的更新。」這是因為他相信情緒可以激發人性最好的一面,在危難中激發勇氣、舐犢中發揮真情、不公義中激發抗爭的憤怒。但沙特強調在人行動的自由中要提防「壞鬼信仰」(bad faith)的危機,即在自欺欺人的情況下逃避行動(行為)帶來的責任。在一次演說中(「存在主義就是人文主義」,1946),他指出人的自由是與承擔完全的責任連起來的,也就是說當我們經歷痛苦、孤單與絕望,純真的人性尊嚴就在接納這些情緒時得到確立。沙特清楚明白人性最好的情緒,也同時知道人性情緒最壞的一面,乃是否定或逃避一些常見的負面情緒的存在,其實心理輔導往往就是協助一些不能或不願面對負面現實的人。信仰的提升使人更有勇氣與能力面對負面的情緒。
要有高EQ,就先要有高SQ
負面的情緒眾多,包括焦慮、憤怒、罪疚、羞恥、抑鬱等。從存在主義的觀點來說,人性的尊嚴(也可以說是人的靈性)是在逆境中能勇敢地面對現實,適切(負責任)地處理負面的情緒。中國傳統的思想說有修養的人「喜怒不形於色」,因此樂極不可忘形,惱怒不宜發怒,從中庸之角度而言,這是處人處事的智慧。但可惜後人沒有把它看為修心的操練,只把它作不可表達情緒的錯誤理解。結果在「以和為貴」的社會裡,一般人只會把負面的情緒抑壓,報喜不報憂,導至鬱結成病之苦!負面情緒的適切表達與處理,按筆者的理解,其實就是靈性的操練。因此EQ(情緒智商)要更高,就需要先有更高的SQ(靈性智商)。這是因為若沒有真正生命的內涵與內在的毅力(即成熟的靈性),情緒的控制只是外在的節制,不能持久,也不是真正解決負面情緒的困擾。我們需要的是由內而外的靈性轉化,才有真正的情緒控制。
要修正不健全和消極的意念
學者James Zullo把情緒分為三大元素,所謂情緒的A-I-M。A是指「激發」(Arousal),I是指「詮釋」(Interpretation),而M代表「行動」(Movement)。當一件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或眼前,我們能追溯情緒這三個重要的元素。首先我們自然會有一連串的身體反應,例如荷爾蒙分泌、肌肉的伸縮、血液循環的改變帶來腦部的氧氣轉變等。事實上當我們的情緒激發脈搏加快、雙頰轉紅,喜怒不形於色是很難做到的。若硬要表現出無動於衷,我們就失去了「真我」,常裝出「假我」。因此事情的「詮釋」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因著我們情緒的反應來檢視事件的真正意義,然後用更合適的「行動」回應。其實這正正是我們思想模式與情緒的關係。任何引發事件帶來的情緒反應都是經過我們的思維與核心信念的過濾。認知行為治療就是嘗試修正一些不健全且過分消極的意念,讓我們對事件有更正面的回應。這也是靈性操練重要的一面!
聖經中的詩人明白靈性與情緒間的關係,因而從親近神中得到情緒的紓解。他說:「我的心哪!你為甚麼沮喪呢?為甚麼在我裡面不安呢?應當等候神;因為我還要稱讚他,他是我面前的救助、我的神。」(《聖經新譯本》〈詩篇〉42章5節)至終健康的情緒乃源於上帝給我們的幫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