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www.hkheadline.com/image/shim.gif&width=35&height=8)
人們對幸福都有不同見解,中國傳統智慧相信「否極泰來」,意思是當逆境達到極點,只要能積極面對,福氣就會緊隨出現。
經濟學家薩繆爾森認為「幸福=效用/欲望」。效用是一個很專門的課題,很難三言兩語去解釋,而單從欲望方面去理解,卻容易讓人明白。欲望愈高的人,其幸福感也會較少,所以知足是達到幸福的重要途徑。
積 極心理學家賽利格曼是研究幸福的權威,他的「幸福方程式」是「總幸福指數=先天的遺傳因素+後天環境+你能主動控制的心理力量」。我們不能改變先天基因的 限制和客觀的大環境變化,然而個人心理狀態方面,只要經過鍛煉,隨時也可以化負面為正面,不斷為自己累積幸福情緒。
英國 心理學家科恩認為「幸福=P+(5xE)+(3xH)」。P代表個性,包括世界觀,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E代表生存,包括健康狀況,財政狀況和交友的情 況。H代表更高一層的需要,包括自尊心,期望和志氣。研究發現,女性較容易在家庭中找到幸福,而男性則較容易在性關係中找到幸福。
其
<a
href="http://203.80.0.212/adclick.php?n=a75be33c"
target="_blank"><img
src="http://203.80.0.212/adview.php?what=zone:78&amp;n=a75be33c"
border="0" alt=""></a> |
張慧慈
全站熱搜